(《中国高新区》杂志2010年第4期总第104期)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有效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截至2008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已达99%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但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相对滞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因此,如何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韩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07年,韩国中小企业总数约297家,占韩国全国企业总数的99.9%;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1115万人,占韩国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7.4%;中小企业创造了制造业产值3700亿美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9.4%;中小企业产品出口总额出达到1187亿美元,约占韩国全国出口总额的32%(韩国中小企业厅,2007)。实践证明,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韩国政府采取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手段进行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韩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一、韩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韩国中小企业在创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我国相似,也被“融资难、研发难、销路难”等问题困扰。因此,韩国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一些政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1.通过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韩国政府有两项代表性的政府计划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一是信用担保计划。1976年,为了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高交易成本及缺乏担保等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韩国政府成立了韩国信用担保基金(KCGF)。发展至今,韩国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即以普通中小企业作为援助对象的“韩国信用保证基金”,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援助对象的“韩国技术信用保证基金”,以及以培育本地区中小企业为目标的“韩国地方性信用保证财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担保机构获得信用担保,并由此向银行取得贷款。1997年,韩国中小企业通过信用担保计划获得的担保总额17万亿韩币,2006年,该项数据增长到了45万亿韩币。许多研究表明,信用担保计划的实施,对促进韩国中小企业克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政策性贷款。1954年,韩国成立了支持产业开发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韩国产业银行(KDB);1961年,韩国成立了专业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韩国中小企业银行(IBK)。通过这两家专业银行,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贷款。此外,韩国还有一些不同的政府部门如韩国财政企划部、韩国中小企业厅(SMBA)等都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其中,韩国中小企业厅是政府政策性贷款的最大提供者。
2.通过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亚洲金融危机中,大公司对银行贷款的需求下降,因此商业银行逐渐将贷款投向了中小企业。2001年,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总额占银行总贷款的69.6%,2007年9月,该项数据上升到87.9%。
3.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根据《韩国中小企业支援法》,韩国政府于1986年设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重点对具有高新技术和有出口潜力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援、鼓励和支持。同时,韩国还启动了官民合作形式的投资基金,以其共同资金为启动资金,着力支持软件、机械等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企业。韩国的一些公司,如韩国亚洲综合金融公司等,亦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向发展前景看好的优秀中小企业投资。此外,韩国政府还要求中小企业银行、国民银行等机构都设立创业资金,以此来支持中小企业创业。
4.通过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韩国还通过发展资本市场,逐渐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单一化的状况。1996年,韩国政府参照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建立了自己的创业板市场——KOSDAQ市场,专门为知识密集型、创造高附加值的高科技公司以及中小企业融资,同时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的渠道,也为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韩国的KOSDAQ市场已成为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居世界第四、交易额和换手率名列全球第二的相对成熟的创业板市场(人民日报,2009)。
从韩国的政策支持经验来看,以政策性银行、信用担保基金和创业板市场为主的韩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正在为保证中小企业稳定经营、风险投资、技术开发及国际化提供广泛的金融支持业务。
二、对我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启示
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市场经济中的一支活跃力量。众多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活跃市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数据,2009年1-2月,全国共9.8万中小企业存在亏损,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5.3%,主要原因还在于融资困难。因此,要使中小企业恢复生机,必须解除融资难这个问题。
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善的金融体系是推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韩国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着较强的启示。笔者认为,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中小企业的现实需要出发。因此,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我们借鉴韩国的经验,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1.由政府作为主体,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环境
中小企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及融资难的普遍现象,决定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必须给予扶持。首先,借鉴韩国经验,建议出台专门针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明确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2002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各级政府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给予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同的发展空间。其次,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结合韩国经验,建议通过设立专业、相对独立的政府机构,如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管理局)等,统一归口管理全国中小企业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各方通力合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韩国是继日本之后,亚洲第二个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国家。如上所述,韩国全国及地方性较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可参照韩国经验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和完备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目前,我国在信用担保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设立担保机构,但是依然存在着覆盖面和工作力度不够的问题。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地方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3.加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主要还是中小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韩国政府为此专项建立了中小企业银行,同时政府还将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力度作为再贷款优惠利率的考核指标之一,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一方面,建议我国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的金融机构,如建立类似的中小企业银行或产业银行,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商业银行中,政府应该规定其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达到一定的比例,从而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提升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和力度。此外,建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种的创新,开发中小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建议各地要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对广大城乡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根据当地的切实情况,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信贷方式。
4.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
近年来,创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日益壮大,通常会在创业企业起步期成为创业企业的资金供应者,这为引导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提供了又一条通道。一般而言,它在企业的种子期或初创期进入,在企业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之后,便抽身而出,又投资于其他的创业企业。2007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正式发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首个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正式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对于改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也纷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但是,我国创业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有待于完善的地方。因此,借鉴韩国的经验,建议进一步鼓励设立按市场化规范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5.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证券资本市场是满足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最佳选择,它不仅可以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还为注入中小企业的股权资金提供了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2004年,我国资本市场推出了中小企业板,截止2009年10月,300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额达1389.51亿元(吕思敏,2009)。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板己有361家中小企业,实现净利润395.46亿元(证券日报,2010)。2009年9月,我国创业板正式启动。创业板的推出,适应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上看,我国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应积极对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孵化”,帮助其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如上所述,韩国于1996年就开始建立本国的创业板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因此,借鉴韩国的经验,建议我国政府制定更加明细的政策措施,保证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稳定发展,积极发展场外市场,扩大代办转让系统试点范围,建立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灵活的转板机制。
本文简要介绍了韩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并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提供参考。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我国与韩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但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建立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可以借鉴如韩国等其他国家的经验,但是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服务和满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出发。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了韩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目前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所面临的。因此,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研究、互相借鉴和加强合作,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金小娟:航天中心医院,财务处; 陈志军:科技部火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