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褆
随着近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人们已日益认识到,气象科学的发展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为防灾、减灾作出科学决策,为公众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以及为有关行业提供专业服务中的重要性,然而,关于气象与技术引进、转让的关系或者气象在技术市场中的地位则未引起注意,因而有必要在1993年“世界气象日”之际对“气象与技术转让”主题作些探讨。
考虑到任何一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的,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也离不开环境状况,而且主要受环境大气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建筑、航空、航天、导弹、航海、运输、农业、渔业、林业、畜牧、养殖业等等与自然环境密切关联的技术,都是需要掌握各种气象条件,因而无论在技术的开发或是作为商品推向技术市场的过程中都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大家知道,某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释出的有害气体,一般采取高空排放后由空气扩散稀释的方式,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是如何选定适宜的排放高度,既能免除影响又节约投资,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上海某石油化工厂在引进装备时,外国承包商采用的设计方案未考虑上海地区边界层大气温度层结和水平风垂直分布以及湍流扩散等特征,而是引用了国外的参数和技术选定了60米高度的排污烟囱方案。上海市气象局在对该项工程进行环境大气影响评价时,根据所在地边界层大气逆温、水平风垂直廓线以及湍流扩散参数等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外方所定烟囱高度的不合理,后经厂方与外商交涉,以充分的计算数据论证了方案中所用方法和参数不适用上海地区,以60米高空排放有害气体不符合我国的环境保护要求,使外方修改方案,采纳了我方的计算结果,将烟囱高度改为100米,这一实例表明,气象在技术引进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科学技术的门类随着生产的发展日益分化,然而又相互依存和渗透,例如,空间科学需要火箭、微电子、无线电、微波、超导、真空、激光、热物理等技术的支撑,又如近代大气探测则依赖于火箭、卫星雷达遥感、电子、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等技术。一种技术的被开发不仅可应用于产生该技术的领域或行业,也可以在相互交叉的学科或领域中发挥作用,因此技术的引进或转让不仅在本领域内是必要的,而且可在各领域间相互引进,这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气象作为一种研究大气中自然现象规律的应用科学也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获得迅速的发展,气象的各个学科中渗透、引用了不少新技术,同时由于气象科学自身的发展,气象中的某些技术也被有关学科所引用。例如,计算技术无疑对数值预报方法及其业务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数值预报方法发展中提出的某些计算方法也丰富了计算流体力学的内容或者被水文、海洋等领域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又例如,气象卫星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对监测天气系统十分有效,同时也可应用于森林火灾、江河洪水泛滥的监测、大面积作物产量的动态估测,海洋捕捞作业的指挥,江、河口流沙淤积、水质污染的监测等等;又如气象警报器发展到多用途多功能。上海市气象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研制成功的SQJ90E型气象警报扩大接收机,不仅可用于接收气象警报,又可启控扩音设备,适用于村、镇或工矿的通讯指挥,开辟了技术应用的新领域。气象与相邻学科,如水文、海洋、航空等学科在技术上更是相互渗透。从现状看,气象的某些处理技术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均可为技术商品进行销售或作为专利技术进行转让,不仅可在国内技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有条件进入国际市场。例如,上海市气象局在1989、1990年两次受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委托实施了对台风委员会成员国的一项援助计划,成功地输出了气象应用软件,促进了受援国气象部门的现代化建设;1992年上海市气象局又与泰国某计算机公司合作,以气象应用软件作为商品,以优越的价格性能比在国际招标中获胜,并圆满完成安装调试任务,经验收,泰方对我方履行合同效率及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实例说明,气象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气象科学和业务的现代化,同时也有能力将气象技术辐射、应用到其它领域和行业,在技术市场中居有双重地位,既可在技术转让中起保障作用,也可作为商品进行转让贸易,在繁荣我国的技术市场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