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科发高[2012]1222号)
来源: 作者: 2012-12-29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下,世界主要国家重新审视和调整各自的经济发展方式,都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纷纷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竞相争夺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创新资源,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约束,孵化器要充分聚集和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要素,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信息、生物、新能源、纳米等前沿技术领域酝酿着革命性的突破,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形态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正在改变财富获取方式和国际经济社会格局。中国同样也面临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孵化器要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的作用,努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孵化器内的孕育和产生。
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创新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和管理人才十分短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技术开发、市场进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存活非常困难。作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孵化器肩负着服务创新创业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面对各类技术创业群体和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孵化器应以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创新的孵化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相对于活跃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我国孵化器的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支持孵化器和创业企业的政策环境尚待健全;整体数量和质量尚难满足不断增长的科技创业需求;对创业企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链接与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亟需在“十二五”期间研究和重点解决。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科技创新创业为主题,以提高孵化器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为转方式、调结构,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孵化器强国。
“十二五”期间,孵化器要实现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转变;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培育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转变;从注重基础建设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形成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发展局面。
(二)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原则。坚持孵化服务的社会公益目标,强化政府规划引导、公共财政支持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多种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孵化器的发展;
──质量优先原则。在整体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孵化效率,强化孵化器在人才凝聚、产业培育、研发支撑、资本驱动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的组织功能;
──分类指导原则。以产业和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确立孵化器专业化发展方向和高效运行机制,建设世界一流、区域标杆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孵化器,促进欠发达地区孵化器、农业科技孵化器和民营孵化器的能力提升与数量质量并举;
──突出重点原则。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果及创业领军人才的培育为重点,促进孵化器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完善企业加速成长机制,打造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持续不断地发掘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孵化器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区域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创业团队,营造科技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带动创业高潮,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全国孵化器数量达15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500家,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国家级孵化器30%以上建立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50%以上具有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功能,60%以上从业人员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80%建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0%形成创业导师辅导体系。
──建设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
发挥孵化器引导作用,引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十二五”期间,推动建设数十家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
──建设标杆科技企业孵化器
培育和建设百家世界一流、区域标杆和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充分发挥优秀孵化器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孵化器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培育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创业团队
孵化器内企业就业人员超过200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超过80%;聚集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占总数80%以上,培育千家高水平创业团队。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
在孵企业达10万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6万家。在孵企业50%以上申请专利,40%获得专利。培育万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